1905电影网专稿 在刚刚过去的四月,天山南北成千上万亩的棉花地上播种机轰鸣,棉农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。 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之一,新疆棉花年产量达到568万吨,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0%以上。但在万吨产量、万亩棉田背后,新疆棉农的生活一直鲜为人知。 5月7日上映的纪录电影/mdb/film/2258170/" target="_blank">《地上的云朵》正选择将镜头对准新疆棉农的真实生活,采用纪实跟拍的手法,记录下中国新疆南部阿瓦提县两家人——艾尔肯一家与赵强一家从棉花播种到采收、售卖全过程的汗水与欢笑、意外与温情。 影片以田园诗般的笔触,将采棉卖棉的劳作场面、烟火十足的生活日常和朴素动人的家庭情感相交织,谱就了一幅生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民族风情画卷。 《地上的云朵》曾入选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“国际影片展映单元”,是唯一入选该单元的中国影片,还曾入围第37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及第6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凭借真实记录和共通情感,收获了海内外观众的认可。 跨越三年,走过四季,与棉农同吃同住,从海量素材中精心剪辑成片,《地上的云朵》如何以“真实”为准绳生动呈现棉农的生活日常,向世界观众展现可信、可敬、可爱的新疆?《地上的云朵》导演/mdb/star/3184943/" target="_blank">刘帼轶、制片人刘洋做客1905电影网《对话》栏目,揭秘创作幕后。 隐入日常捕捉最真实的生活瞬间 “天下棉花看中国,中国棉花看新疆”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之一,新疆棉花有太多故事值得讲述。2020年前后,“新疆棉”相关话题成为热点,也引发了导演刘帼轶作为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冲动。 “作为纪录片人,我们想亲眼看看新疆棉农的真实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?带着这样的好奇心,来到了‘中国长绒棉之乡’新疆阿瓦提县。” 在深入当地体验生活的过程中,摄制组不仅感受到了人与土地的深厚情感,更为棉农家庭的温情互动动容,也由此确定了创作方向,并选择艾尔肯和赵强两家人作为主人公。 “他们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,能代表大多数棉农家庭。同时,这两个家庭亲和力强,家庭氛围好,且都有三代人,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,为影片增添了色彩”导演刘帼轶说。 “真实”是纪录电影最鲜明的底色,同样也是《地上的云朵》主创们坚守的创作准则。刘帼轶和刘洋直言影片没有预设的主题或剧本,为捕捉最本真的生活肌理,团队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解说词与采访干预,以观察式拍摄手法将镜头隐入棉农的生活日常。 刘洋坦言,普通人一开始面对镜头会有排斥和不适应,但摄制组通过使用长焦镜头、精简人数等方式,每个家庭仅有两位摄影师,以近乎“隐形”的方式,坚持全程无干预记录下他们的生活,让拍摄对象逐渐放下了防备。 再加上几个月的时间里,主创团队与棉农们同吃同住,用时间和真诚建立起了彼此之间的信任,也因此记录积累下了大量沾泥土、带露珠的一手影像素材。 “真实生活中的瞬间和意外已经足够迷人,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记录和呈现它们”刘帼轶说,“有观众问我们为什么这个片子里没有常规意义上的美景和美人,却仍能让他感动,我想这就是生活的魅力和真实的力量。” 用情感共振打动人心 “父母就是这样/总是为了孩子着想/为了孩子操劳/时刻为他们操心”电影伊始,热依汗在采摘棉花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维吾尔族民谣,抒发着父母对子女的浓厚情感,成为全片最动人的段落之一,也为影片构建起“采棉线”与“情感线”并行的双轨叙事。 |
原标题:【《地上的云朵》上映,它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新疆!】 内容摘要:1905电影网专稿 在刚刚过去的四月,天山南北成千上万亩的棉花地上播种机轰鸣,棉农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。 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之一,新疆棉花年产量达到568万吨,占全国棉花总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jutoubao.com/dianying/1610.html; 免责声明: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
Copyright ©copy; 2020-2025 剧透宝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鄂ICP备2022012449号-5